天猫代运营内容营销:打造店铺私域流量池

作者:新思维网络 发布时间:2025-07-14 10:00:37


导读
“每天花大价钱买直通车,订单像坐过山车?用户买了就走,连个好评都不留?想发点优惠信息,却发现连用户微信都没有——这大概是天猫商家最扎心的日常!”😫 在“流量越来越贵”的天猫生态里,公域流量是“租来的”,私域流量才是“自己的”。今天,咱们就拆解代运营团队私藏的“内容营销3步法”,从“人设打造+场景化内容+社群运营”三招破局,让你的店铺从“流量乞丐”变“用户铁粉”!💪


一、商家之痛:为什么你的流量总“留不住”?

很多商家做天猫时,要么“只会卖货”(比如详情页全是“产品参数+促销信息”,用户看一眼就觉得“这和我有啥关系?”),要么“不会互动”(比如用户评论“质量差”,只回“亲,我们质量很好的”,用户根本不买账),结果:

  • 复购率低:用户买一次就走,连二次回购都没有;

  • 评价区冷清:100个订单只有5条评价,还全是“默认好评”;

  • 私域0积累:想发优惠券,却发现连用户微信都没加,流量全浪费。

某国产家居品牌“暖居物语”曾深陷困局:主推“北欧风收纳盒”,月销2000单,但复购率不到5%,评价区全是“默认好评”,老板急得直挠头:“这流量怎么就像‘一次性筷子’,用完就扔?”直到代运营团队接手,用“内容营销3步法”重新规划,3个月后复购率飙到25%,私域用户破5万!📈

2023042101.png

  1. 人设打造:让品牌从“机器”变“朋友

用户买的不只是产品,更是“和品牌的情感连接”。但90%商家的“品牌人设”是“冷冰冰的官方号”(比如“XX旗舰店,专注家居10年”),用户根本记不住。代运营团队的人设心法是:

  • 名字:用“具体人名+领域”(比如“居居酱的收纳日记”“小暖的家居小课堂”),让用户觉得“这是个人,不是机器”;

  • 头像:用“真人照片+品牌元素”(比如女生举着收纳盒微笑),比LOGO更亲切;

  • 语言风格:用“年轻化+网感话术”(比如“宝子们”“绝了”“这收纳盒能装下我的整个世界!”),拉近距离。

“暖居物语”优化后人设:账号名“小暖的收纳研究所”,头像用女生举收纳盒微笑,文案写“宝子们!这个收纳盒能装20件T恤,本强迫症患者狂喜!”,用户评论:“小暖太懂我了!马上下单!”👩💻

2. 场景化内容:让用户“代入自己”

用户刷内容时,“和我有关”的内容才会停留。但很多商家的内容是“产品摆拍+功能描述”(比如“收纳盒,容量大,材质好”),用户根本没感觉。代运营团队的内容公式是:

  • 痛点场景:拍“用户真实困扰”(比如“衣柜乱到找不到衣服”“桌面杂物堆成山”);

  • 解决方案:用产品演示“怎么解决”(比如“用收纳盒分类叠放,衣柜瞬间整洁”);

  • 情感共鸣:加“用户真实评价”(比如“宝妈说:终于不用每天翻衣柜找衣服了!”)。

“暖居物语”优化后内容:拍“女生衣柜乱到爆炸,用收纳盒整理后像样板间”的视频,文案写“本手残党亲测!这收纳盒让衣柜‘起死回生’!”,播放量破50万,评论区全是“求链接!”📸

3. 社群运营:把“流量”变“铁粉”

私域流量的核心是“互动”,但很多商家把社群当“广告群”(比如每天发“今日特价”“满减优惠”),用户直接屏蔽。代运营团队的社群心法是:

  • 分层运营:按“购买频次+消费金额”分群(比如“新客群”“老客群”“高净值群”),针对性发内容(新客发“使用教程”,老客发“会员专属福利”);

  • 价值输出:定期发“干货内容”(比如“收纳小技巧”“家居搭配灵感”),让用户觉得“进群能学到东西”;

  • 活动互动:做“用户UGC活动”(比如“晒收纳盒照片赢免单”),提升参与感。

“暖居物语”优化后社群:分“新手村”“收纳达人”“VIP宠粉群”,每周发“收纳技巧图文”“用户改造案例”,做“晒图赢免单”活动,社群活跃度从5%飙到30%,复购率从15%涨到25%!👥


结语:内容营销,是“和用户交朋友”的游戏

在天猫这个“流量内卷”的战场,私域流量不是“一次性买卖”,而是“长期关系”。它不需要你砸钱买流量,只需要你“更懂用户”“更会聊天”“更会提供价值”。